疫情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健康就是财富”。
精神健康与自我提升类经济在中国崛起
疫情让人们的价值观和对幸福的理解都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对消费、娱乐、休闲的态度转变。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促发了精神健康与自我提升类消费的崛起。其中,与自然连接、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相关类别的消费增长最引人注目。
Z世代对提升个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消费增长尤其明显。由电商巨头京东、腾讯音乐、播客平台喜马拉雅在2022年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22年,超过52%的Z世代消费者增加了精神健康类别的消费。电影、音乐、电子书籍是销售增长最显著的类别,另外,包括智能耳机、VR眼镜在内的电子产品的销售呈现上升趋势。具有疗愈和解压作用的芳香类产品也深受Z世代消费者的喜爱。
“疫情爆发后,我对时尚和美容类产品的购买减少了,因为外出聚会的机会比以前少了很多。在上海封控期间,我更加关注对居家空间的合理使用。”上海消费者Olivia Wang告诉精奢商业观察。“比如,为了提升心情,我购买了更多厨具和芳香产品。喜欢跳舞的我还购置不少居家锻炼和跳舞的设备。”
疫情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健康就是财富”。养生、健身、户外活动已经不再只是个人兴趣,而成为了生活方式。
传统的户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然而,当下的户外体育活动更加侧重“休闲”方面,因而诞生了“运动休闲”潮流。2022年,进行国际旅行依然挑战重重,于是不少中国年轻人开始探索新可能,比如在家附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骑行、露营、飞盘和滑板运动是当下Z世代人群尤其感兴趣的项目。在时尚风潮领域,“山系风”席卷各大社交平台,网络搜索量大幅增长。Timberland、Patagonia、Arc’teryx等品牌纷纷抓住机会,利用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型来为获利。
骑行
自行车在中国是很常见的交通工具。但从今年5、6月开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路骑行者。小红书上,关键词为“骑行”的相关发布吸引了近2200万次浏览,2022年第一季度,与“骑行”有关的搜索量同比增长230.8%。京东平台,5月23日至30日期间,骑行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40%。Lululemon与Blueglass Yogurt进行品牌合作,在包括深圳在内的不少城市推出了城市骑行项目。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社交平台上超过55%的骑行相关内容是由90后发布的。在城市或市郊进行短途骑行是当下的热门活动,许多网红都积极分享休闲骑行的时尚小贴士。
露营
露营,以及更高级的“奢华露营”,在2022年的春季和初夏大为流行。五一假期的第一天,“露营”一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0%,提供露营场地的公园的门票销售同比增长超过50%。今年,中国的露营市场预计将达到518亿美元(3546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8.6%。对于Z世代的露营者,放松与解压是选择露营的最主要原因,占所有原因的84.2%,露营中最受欢迎的活动为烧烤和野餐,占所有活动的91.2%。随之而来的是零售市场的大爆发。例如,成立于2020年的露营生活方式集合店ABC Camping Country迅速扩张至中国五个城市。
飞盘
飞盘运动正在中国掀起浪潮,年轻人认为这是一项时尚、简单的活动,并能提供户外社交机会。6月份,小红书上“飞盘”相关搜索同比增长98%,相关发布同比增加六倍,达到50万篇。2022年,数百万中国人开始尝试这项活动,热度超过了足球。运动服饰品牌也随之获利,不少品牌通过举办飞盘比赛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是进行品牌合作。反应迅速的聪明品牌总是能抓住市场趋势。
滑板
凭借着挑战自我、另类生活方式、自我表达的天然属性,滑板也在中国年轻消费者中掀起了一股热潮。滑板的艺术设计元素和可回收特征也为这项运动大大加分。东京奥运会将滑板列入比赛项目也是促使它在中国成为主流活动的重要原因。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巨头李宁与潮牌AAPE和SMFK合作推出了滑板主题的产品。今年618,5月31日到6月3日之间,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天猫上,滑板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290%。而滑板的变形——陆地冲浪也变得越来越流行,在中国年轻一代中大受青睐。国内外的运动服饰和时尚休闲服饰品牌纷纷抢占这一上升市场,其中因与LV的联名合作而声名大噪的Supreme,在11月5日于中国首次正式亮相,进驻了北京Dover Street Market的三层新空间。
居家健身
疫情期间,居家锻炼取代了社交聚会和疯狂购物而成为Z世代解压的主要方式,并迅速成为封控期的主要活动事项——刘宏跳操间是最典型的例子。抖音直播间,以流行歌曲为背景音乐,刘宏夫妇带领的跳操课程无疑掀起了居家锻炼的一场变革。一个月内,获得了6400万名粉丝,直播的浏览量超过1亿次。而顶级健身APP Keep花了7年时间才获得了每月3400万的活跃用户。
随着封控解除,人们的生活回归常态,刘宏的热度最终也会平息下来,但是他的跳操课让许多人认识到了居家锻炼的便捷性,因此必然会成为一种流行的锻炼形式。Mob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0年底,将有5.6亿中国人会进行定期锻炼,而这些健身爱好者中超过22%的人在18至24岁之间。居家健身或“云健身”的流行也提升了小型锻炼设备和运动服饰的销售额。
国际大牌如Lululemon、耐克与中国本土品牌Maia Active、Neiwai Active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后者为亚洲消费者量身打造,拥有更为女性化的设计和柔和的色彩搭配。瑜伽文化在疫情爆发前就已经在中国流行了许多年,但如今,得益于各类线下和线上活动,如Lululemon在上海外滩举办的养生企划,让瑜伽成为了一项热门的主流项目,在中国一线城市尤其如此。
自我提升、精神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等类别的经济携手共进。对于提升自我的消费在中国的各个年龄层都具有吸引力,因为人们相信当下时代,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或许由于多种因素,这一市场也会经历暂时性的起落,但整体方向一定是向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