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脊近完美物理治疗与运动康复中心创始人,针灸推拿学博士朱国苗医生
“在康复领域,是有正规的本科教育的,而我们做的是一头一尾的工作。一头指的是,有一部分人没有进入大学,但是想就业,想获得一技之长,他们可能是高中/大专毕业,专科毕业,不太好找工作,我们会给他们做基础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升。”脊近完美创始人、针灸推拿学博士朱国苗医生说。
“不过我们更擅长的是‘尾’,指的是,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医院工作2至5年,甚至十来,但想要进一步提升,这一块就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我们会请欧美康复专业的专家过来给他们培训,我们专门设置了‘人才成长路径’,这对于在SPA行业有5年左右的从业人员也是适用的,因为他们也具备了很好的疗愈方面的实战经验。”朱医生告诉SpaChina。
朱医生创建于2015年的上海脊近完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深度整合中西不同优势,汇聚国内外康复专业精英人才资源,打造“肌骨深度,康复广度”的综合性康复连锁机构,建立“教育培训+康复中心+技术研习平台”的闭环生态圈,旗下有脊近完美运动康复中心,关注颈肩腰腿痛的预防与管理,精准聚焦女性盆底修复。2018年获得动域资本Pre-A轮融资,成为中国康复行业的领导者。SpaChina访谈朱国苗医生。
“康复”和普通SPA不同,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度的要求其实很高,请跟我们说说在教育方面您们是怎么做的?
我听说在国外的SPA培训都有解剖学,培训也要近两年的时间才能从业,因此基本功打得好,这点在中国比较可惜,很少有国内的SPA的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解剖学和康复知识。
例如我一直比较反对国内很多小SPA店做的的淋巴排毒按摩。但其实很多地方做的按摩,反而会阻止淋巴回流和破坏淋巴组织。淋巴管和血管不一样,淋巴管是鳞片状的,是开放的,中间有丝连着,所以你的手要轻轻打圈,才能把这个缝隙打开,比较好地促进淋巴回流。但很多中国理疗师很大力地推,反而把淋巴全部都关起来了,那怎么促进淋巴回流呢。这个其实就是解剖学的问题,理疗师如果有解剖学的知识,就知道要怎么做淋巴按摩了。我了解到,在欧美的淋巴按摩是不用大力了,但是到了中国之后,理疗师开始力气越来越大的按,完全颠覆了淋巴疏通的本意,适得其反。
说起脊近完美的教育,在运动康复培训方面,我们有一个清楚的学习和提升的路径图,产后康复方面也有路径图,从基础的解剖开始学起,然后学一些简单的手法,学习评估,再学习一些复杂的操作,不断的提升。所以,我们既有基础班,比如运动康复这块,我们有3天的基础集训班,每天8个小时,分模块讲解,让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基本上能够有一技之长,足以处理基础的运动损伤问题。在产后康复这块,我们有一个14天的课程,到后面还有跟师,师徒班,跟师班里,你要掌握人体的结构、生物力学的运动方式,从长远来看,这方面的投入是很值的。
对于SPA理疗师来说,您觉得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应该有什么样的规划?
在SPA里,常常遇到的一个瓶颈,就是SPA的理疗师做着做着就觉得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如果你了解SPA的客人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你就会深刻地体会到,当一个理疗师能和客人谈论人体结构的时候,他/她对于客人的吸引力就会大增。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去沟通,谈一些虚幻的东西,或者针对问题说不出个所以然的话,吸引力就不会那么大。
SPA行业的招聘启事给我的感觉是吃青春饭,大多都想找到35岁以下,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发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如果按照我们这条专业的路径走,就会越老越吃香,雇佣单位觉得你专业知识过硬,经验丰富,也会更信任你,这就是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
并且对于理疗师个人来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会一直不断提升,从而拥有很强的职业自豪感。我知道,有些从事SPA行业的理疗师不太愿意告诉家人自己在大城市里是做什么的,总觉得会被认为是异性按摩,十分不光彩。但是当理疗师掌握了专业的技术之后,他就会感到,我不仅能帮客人放松,还能切实的帮客人解决一些问题,价值就和医生一样了,这时,不仅自己很自豪,就连他的父母都会感到很骄傲,会和亲朋好友们炫耀自己的孩子在北上广大城市做什么。这种价值就是不一样的。
人生总归是从默默无闻走向巅峰,再走向低谷的,但是在低谷的时候,你怎么给它赋能是很重要的。有人喜欢把他过去的一段历史隐藏起来,觉得这段历史不光彩,但其实他本可以进一步提升到更好。现在,如果只是想用一些噱头去忽悠人,在现在的时代,已经没法成功了,你得告诉客人你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够给到怎么样的帮助。另外,现在的SPA项目疗程价格也更加合理、更加透明,尤其在疫情后,大家更加是理性消费了。所以在现在这样的时代里,让自己的厚度增加就十分重要。
您花很多时间撰写制作和推广康复知识的文章和视频,能跟我们具体说说么?
我们任重而道远,对于正确的康复知识的传播和教育非常重要。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的提升,这一块必须提升。
我觉得大家都有这个责任在中国的SPA 行业也传播这个理念:理疗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解剖学、和基本的康复知识和技能。我就是不希望健康行业走偏了。但说实话在SPA行业里,从业绩着手的人家还是比较多,有些项目也确实是为了抓住客人需求,但说实话在技术方面是否过硬就很难说了。
比如,像盆底和私密之类的项目在一些按摩和美容SPA最近也很流行,但一个SPA能把盆底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也是很质疑的。我最担心的是“无知者无畏”,胆子很大,但其实什么技术都没有的状况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客人的自我健康知识不到位的二、三线城市。
我最初是写微博,现在是微信公众号等,每天坚持上传骨肌健康的短视频,做着做着发现这是个很好的看健康教育的营销推广方式。起初纯粹就是喜欢,热爱。
我在医院工作的时候,下班比较早,有许多业余时间,于是就在坐公交车,坐地铁,扶着扶手的时候,就思考上班时候遇到的一些困扰,思考解决方案,想到的东西回家就写下来。2012年的时候,我的微博有2万个粉丝,当时全上海突破2万粉丝的只有3个医生。当时,新闻晚报还采访了我们。但比较遗憾的是,2012年之后,我就被上海市体育局借调去做运动员的康复了,在澳洲呆了比较长的时间,微博这边也就没有很好地去更新,也就错过了成为大V的机会。
在2014年的时候,我开始了写微信公众号,现在我们的公众号、服务号、订阅号加起来有近14万的粉丝。这6年多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每周至少4篇原创文章,我们早期的时候是每天一篇,是我自己写的,后来实在忙不过来,就让我们的团队、治疗师都写。
我们写这些东西,就是想让我从前辈和同行那里学到的东西被分享给更多人,尤其在中国康复还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我能尽己所能做一些事情,得到同行的认可,对我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我现在的“动态肌骨”骨肌健康微信短视频,也有2.5万个粉丝了,在微信短视频排行里面,算是前几百位了。有人留言说:朱老师,你这个视频做的太好了,我也要这么去给病人处理。当我看到这些留言的时候,内心还是很自豪的。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帮到数千公里之外的人,这是很有价值的。
我有时候想,我们人生里到底要追求什么,就是要实现一些自我价值,这是最根本的,所以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还是很能以此为乐,并且执着的做下去。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我这样的坚持能感染更多人。比如我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会更新微信,当你每天都坚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能影响到很多人,他们不仅是觉得你的东西好,而且被你的这样一种精神所吸引,而支持你。
在这个行业里,走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有时候你会觉得失去希望,有迷茫,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时候如果能够有东西引领着你,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一直在前方带着你的时候,你就会更坚定一些。每次想到这点,虽然比较累,但我觉得还是要坚持去做,这也是我们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们应该背负的社会责任感吧。
现在我们在线上为30万余人提供肌骨康复科普知识,获得了“上海十大科普微信公众号”、“上海浦东新区中医药教育产业化项目合作单位”等荣誉。如果SPA店家们未来有可能和脊近完美合作,他们也是可以利用这些小视频去推广宣传,对他们来讲,也是很有价值的推广资料和培训资料。
您平时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我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讲课、教学,无论多疲惫,只要站上讲台,立刻什么疲惫的感觉都没有了,也许讲课回来之后倒在床上半天不想动,但我以此为乐,乐此不疲,痛并快乐着。
第二件事是看病人,帮助人解决问题的自豪感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有些东西经过这么多年,早已经是融入到我的血液里了的,我就是个医生,我的目标就是帮助别人解决身体上的问题和痛苦。所以我经常和我的太太说,其实你跟着我是很苦的,因为我本质上是个很无聊枯燥的人,是个性格很享受孤独的人。有时候家人跟我,说他们要撇开我去哪里度假,要多少天才能回来,虽然我没有表达出来,但其实内心是非常开心的,因为我又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享受孤独的思考和研究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