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好大自然古老的智慧,愿香气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精彩元素,为生命画龙点睛。“香气博物馆”创始人李鹤女士分享芳疗如何打破成规,紧跟时代
2003年还在大学的时候,我就想要学习芳香精油。但当时中国大陆只有一家专业芳疗培训机构,无论是书籍还是网上能够查阅到的专业资料都只是凤毛麟角。早期一起认真学习的专业芳疗师同学们,很多在10年间都逐渐淡出了芳疗这个行业,有做品牌无疾而终的,有做工作室无疾而终的,真正存活下来的屈指可数,也都比较艰难。国内精油市场始终是由几个商业化运作的精油品牌在主导。
到16年为止,我一直持一个观望的态度看待大陆市场的精油行业,一直没有底气也没有信心去做一个自己的事业,就以大量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可喜的是一些很坚持的芳疗培训机构还是生存下来了,虽然规模很小,但由于竞争极少,精油爱好者也都是愿意各种课程学个遍,其收入还是能维持其生存的。
在2015年,我忽然感觉市场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开始有不少新的品牌、新的机构以不同的切入点开始进入芳香行业,终端消费者们也不再局限于是芳香疗法的爱好者和从业者,而是有很多普通的、有健康意识的消费者们,开始购买和使用精油了,而且天然类的产品开始受到年轻消费者群体的青睐。于是在2016年,我在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断奶后,就毅然决然地进入了我热爱了十几年的芳香行业。
以专业芳疗SPA为切入点开始进行创业,除了自己及团队的努力外,也是因为时机成熟了,是大势所趋的缘故。之前同学、学姐们的工作室开的早的,就做得非常艰难,因为市场还不成熟,不接受。而我们从2016年开始第一家,到2019年转型之前,直营的芳疗SPA店面已经做到了5家。
虽然店面都属于工作室性质的小店,但短期内的迅速发展和用户的认可,说明中国的消费者们,尤其是年轻受众们,对芳疗已经有了很强的接受能力。在这样的市场形势利好的阶段中,就看是谁在做,而谁又能做得更好了。然而,我发现线下店面的员工专业素养不够,人员流动大,能够将芳疗普及到的人数还是很少,且学习成本较高,因此造成了芳香疗法的推广中难以解决的瓶颈。
在决心转型后,我就将店面项目转给了合伙人,2019年6月成立了“香气博物馆”,自然而然地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道,为了让芳香疗法和精油知识与益处快速推广。我认为,中国的芳疗精油行业的发展现在还仅仅是开了个头儿。
转型后,我把教育做成独立的板块,一是给有需求的企业或爱好者带去更经济方便的学习途径,另一个目的其实是希望培养出真正热爱芳疗,热爱精油的从业者,让这些伙伴再反补进未来即将开设和转型的大量专业香气SPA当中,让热爱的人,做热爱的事,这才是长远之计。
香气产业的互联网矩阵平台
在我们的计划里,是要建立一个“香气产业矩阵平台”,这就是“香气博物馆”这个项目。它是以一个APP的形式作为载体,把
“香气教育”、“香气产品”、“香气相关实体店面”,所有的内容都集中在“香气博物馆”APP这个载体之上,更直观的让大家了解香气这个行业。
现在人们每天大量的时间都是在浏览手机。我们芳疗师们曾经都提倡远离电子产品,多与自然为伍。当然,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否定这个观念。但如果我们远离电子产品,就是远离时代,这就会让我们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尤其是这次疫情期间,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线上,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将芳疗、精油、调香,这些“小众”的东西,搬到了大家最常接触的手机上。大量的视频、课程,和日常可用的香气类产品等等,我们将所有对于终端用户能够展示的板块都放到“香气博物馆”APP上。采取了最前沿的互联网模式,“社交电商”的形式,让芳香产业第一次跟上时代发展的前沿新商业模式。我们公司的发展价值观就是“给大自然古老的智慧插上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的翅膀”。
我们会通过建设平台,赋能给更多愿意推广普及香气行业的伙伴们,我们称之为“香气大使”,让大家轻创业,在自己喜爱、学习、使用香气的过程中,伴随着推广给更多的朋友,大家都能获得平台给予的感谢和奖励。无论是爱好者,还是想做一份带香气的副业的伙伴,都能轻松地加入,美美地推广,获得更多财富、圈层、知识、认知的提升。
这是一个众创的时代,香气又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推广的美好的生活方式,所以,“香气博物馆”以社交电商的形式发展,是顺应时代,也是顺应行业的趋势。现在香气博物馆的全国的“香气大使”已有近千人,希望在2020年,有更多的伙伴加入我们,加入到传播香气的队伍当中来。
打破芳疗行业的陈规
对于芳香方面的教育,我们第一打破了曾经芳疗教育的高门槛,第二打破了芳疗教育排斥合成香料排斥香水的局限性。
我们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老师们的课程,把所有的理论知识部分,都录制并精心翻译制作成了大众都能够接受的价格。上百节专业课程仅仅收取一千多元,和那些三五天就要上万元,只能学到很小一个部分的线下课,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们的这一举动,在业内是被很多做教育的同行所诟病的,说我们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然而我想要说的是,亲爱的同行们,放眼看去,哪个行业想要在中国快速普及和发展,难道不是都先从低门槛甚至零门槛学习进入的吗?对普通市场消费者来讲,这些知识已然足够。而如果真的需要从业,一定会和当初的我一样,深入进入专业学习并获取世界级的资格证书的。所以,录制大量的低门槛甚至免费的普及课程,将是今年我们的教育业务重心。
我们也打破了芳疗对于合成香料和香水的排斥。芳香疗法之前一直拘泥于功效,而当单纯地看到功效而去配伍精油的时候,有时候气味真的不是那么美好。而芳疗之美,很大就在于气味带来的愉悦感。在国内外不断学习调香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的深度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格拉斯,起源于精油,而真正被世界所熟知,是靠的香水产业,就不乏其对合成香料的使用。
我们难道不该跳出曾经作为芳疗师排斥香水的局限性思维框框吗?重新去审视和学习,眼界和认知都会被不断拓宽和延展。
首先,精油本身就是调配高质量香水必不可少的天然香料,并不是所有香水都只有合成香精。其次,合成香料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有的来源于天然,有的甚至比精油还贵很多,不应该一概而论去否定合成香料。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大众消费者对香水,甚至空间香氛的认知和需求程度往往大于精油,更容易接受和产生兴趣,之后才逐渐过渡到对精油的深度认识和消费。
从2017年受邀为奔驰大中华区代理商及销售人员讲解车载香氛系统开始,我就坚定地以香水、调香、香氛作为切入点去普及,然后再在过程中引入香水中所含天然植物香料和合成香料的区别,达到普及芳疗和精油的目的。事实也证明,以香水调香作为切入点,我们将芳疗和精油普及的更加广泛了。
我们都生活在五感之中,我们的思想、思维,也都因五感而来。而其中最神奇,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嗅觉,它直接与我们大脑的边缘系统相关,所有的气味都是带有情绪的。因此,“香气博物馆”的整个教育体系,都首先围绕“嗅觉”和“气味”展开。
如今,时代的脚步已经加快,我们既要保持传统,又要紧跟时代。愿芳疗既能严谨传承传统,又能创新裂变令更多的人生活健康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