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hina提交新冠肺炎疫情SPA行业调查报告。高菲文
2020年伊始,就给酝酿着准备过一个愉快春节假期的全中国人民们一个措手不及。为了阻断新冠肺炎的疫情传染和蔓延,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但实为不得不做出停业的抉择,目前截止发稿日期,再开业日期还不明。
从1月21日起,一些酒店就开始陆续接到客人的入住取消电话,之后在疫情爆发之时,酒店SPA则被要求完全停业,现在除了湖北地区以外,其他省市的预计开业日期为2月底,但很多酒店水疗经理认为事情没有想象的这么乐观,开业似乎还遥遥无期。按城市不同,有些DaySPA和美容院可以申请在2月17日这周开工,但条件是必须先和政府审批,最后决定权取决于当地政府对开业风险的评估。乐观一些的看法是由专家提出的到4月底为止基本结束疫情的论断,也有参照接下来教育局也许会发布的孩子们5月才开学的坊间信息的。
这次疫情,对于每年在春节期间是最旺的旺季和收入大头的酒店旅游,SPA和美容美发等等以线下实体为主的服务行业的企业,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产品、培训、物流等企业,可谓是毫无征兆地给了当头一棒。以城市水疗和精品酒店为例,品牌越强,分店越多的,很可能就是受灾最大的,所要承担的房租和薪酬压力更大。
其中,DAYSPA大多属于民营企业,主要经营地集中在商业区,商场,社区等,根本无法享受到政府提出的“要求房东免租”,
也绝不可能做到在毫无营收的状态下给到员工“双薪”。好在提出双薪的有关“无脑领导”很快意识到不切实际,改口提出:年假,协商,减薪,不低于最新薪酬的80%等。
SpaChina在访谈了50位SPA的经营者后,加紧提交了这份在这一特殊阶段的业务状态报告,希望能陪伴各位行业同仁一同度过难关。
此外,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结束后中国各地消费反弹的力度,本文后半部分也会摘录一部分来自于凯度的,对1000人在线做的于疫情后消费意愿的调查报告,和诸位分享。
疫情对SPA行业的冲击和后续反弹预测在疫情期间旅游、餐饮、外出娱乐等行业由于消费者不能出门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这三个行业有约75%的消费者彻底取消了相关消费,还有约17%的消费者减少了支出。SpaChina的调查则显示,其中99.8%的客人取消了任何SPA和美容院相关的造访。虽然很多SPA和美容院并未完全停业,也为老客户和会员安排了较短的营业时间,且严格做好防疫卫生消毒措施,即便是完全没有疫情发生的地区,也都没有生意可做。
但是令人稍微欣慰一点的是,旅游、餐饮、外出娱乐的消费反弹潜力巨大。凯度调研提出:有82%的消费者会恢复外出餐饮消费、78%的消费者恢复旅游、77%的消费者恢复外出娱乐。SpaChina的调研数据则显示94%的SPA和美容院客户,都表示疫情结束后要善待自己,去把想做的项目补回来。
能坚持3个月的店家占66%
从店家角度来看,疫情犹如浩劫。我们行业的SPA从业人员相对性格内敛保守,请原谅本次报告中提供的信息均为匿名。50位被访谈的SPA经营者,诚恳地同SpaChina分享了自己目前的状况。
66%的店家认为自己目前的流水和自身实力能将店铺坚持3个月,但如果进入3月中之后疫情还不能缓解,营业不恢复正常的话,他们均认为要从3月中开始实施止损和开源节流的一些措施。
这些措施具体包括:辞退性价比不高的员工,关闭业绩较差的店铺,高层管理人员首先接受降薪,因为没有出行,则考虑取消员工的额外补贴。但同时要做到保持和客户的粘度,积极推出线上的防疫和健康指导,并把业务重心往产品零售上靠拢,鼓励员工展开线上和客户的交流和销售,甚至对于关系好的老客户和会员可以展开一部分项目的大优惠力度的预售。
34%的经营者认为自己可以坚持到5月底,也就是上半年可以歇业但还能存活,能做到这些的经营者中有的表示自己可以有其他产业来撑一把,但也已经把人员和成本减缩到最小范围;也有的说是自己店铺不多,年前的营销推广做的很好,已经获得了客户的一些预付款和会员卡充值,现在就靠这些作为流动资金来度过难关。
在访谈的SPA里,其中每月只出不进的最大开支达到了1000万左右,主要是位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店铺场租费十分昂贵、分店多、员工多的优秀品牌的DAY SPA们。包括我在内,大家的心情均非常沉重,经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来苦心经营的业务,没想到在这样的状况下会惨遭重创,惨状简直不亚于一场小规模战争,会需要至少1年的时间来重新规划和恢复。
好在100%的受访SPA经营者都觉得疫情结束后的消费反弹是必然的,会尽量在精简的人员配置下尽可能应对消费反弹时的业务量,再逐渐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健康的营业状况。
我们这次的调研对象中,没有包含月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下的美容院小店。对于小店经营者来说,通常是以工作室的方式自己为客人服务,经营者自身是销售,和客户粘性比较高,即便在压力下关门,也是可以在疫情结束后迅速以打工为谋生方式的,我们这次的调研,主要是关注行业大品牌和领头品牌。
线上一定要考虑起来
所有有在线平台的SPA行业相关商家,仿佛在这次天灾中多了一把保护伞。有先见之明的SPA产品商已经在年后积极推出了线上的产品教学和同步产品销售;健身运动行业也把线上的运动开展起来了。虽然说效果不能和线下的一对一的服务相提并论,但毕竟是聊胜于无。
SPA经营者通常都不擅长利用线上的平台,然而通过这次的疫情,我们可以看到线上教育和线上交易的火爆,线上还是一定要有的,至于怎么做,谁来做,可以寻求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助,目前的线上成本正在逐渐降低之中,打通线上线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疫情中看到的稀缺行业
凯度调研提到:基础防疫(如口罩、消毒水等)、进阶防疫(如空气净化器、紫外线灭菌灯、消毒柜等)、保健食品(如维生素、葡萄籽等)、药品(如感冒药、退烧药等)。消费者在疫情结束以后仍然会对它们加大购买的力度。
SpaChina重要Tips:建议SPA经营者们也可以着眼于上述这些产品,在自己的经营范围里添加上这些类别的经营权限。
从疫情看到的消费趋势
消费者在本次疫情期间对某些品类也增加了购买,如食品饮料(40%的受访者增加支出)、家用清洁(48%的受访者增加支出)、医疗保险(38%的受访者增加支出,湖北的消费者在疫情期间购买医疗保险的比例显著高于全国)。调研显示,消费者对这些品类的购买意愿在疫情结束后会仍然比较强劲。
本次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奢侈品消费:有61%的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减少或取消了这方面的支出,而且在疫情结束后,也有21%的受访者表示会减少在奢侈品上的支出,这使得奢侈品成为可能被压缩开支可能性最大的品类。这可能与人们更深层次的消费态度变化有关。
待疫情过去之后,消费者表示他们对传统的线下渠道的购买频率会逐渐恢复,但线上渠道的渗透率会更强劲地增长:有42%的人会更多地从综合电商购买,仅有8%的人会减少;有31%的人会更多光顾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体验店。相比之下,O2O平台虽然在疫情期间的使用率较高,而且疫情结束后有32%的受访者会增加使用频率,但同时有17%的消费者表示会减少使用。因此O2O平台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才能留住疫情期间新增的用户。
宅在家里如何度日
凯度的调查不出意料地显示出:视频类活动成为了最常见的打发时间的手段。看长视频(58%)、看短视频(56%)、看传统电视(41%)是提及率最高的几个活动之一。SpaChina重要Tips:未来的消费者会更多通过视频了解细节,学会怎么利用视频进行分享也相当重要。
数字娱乐活动也很常见,如玩手游/网游(39%,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在线娱乐(K歌/狼人杀/斗地主等)(24%,湖北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战疫情也要放松心情)、看直播(体育比赛、虎牙、一直播等)(20%)。
全民变厨师有些夸张,但的确有28%的受访者在家烧饭或烘焙(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有23%的人在享受亲子时间,同样多的人在监督孩子学习;有23%的人在家健身(也是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还有30%的人在线上学习,26%的人在线下学习/阅读。SpaChina重要Tips:注意抓住女性的注意力!她们还是健康行业的主力!
分享了这些信息之后,SpaChina希望大家能重拾信心,看到未来的光明和契机,和家人伙伴们一起平安度过此次危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