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PA行业里三十五岁还没有走到管理岗的人,都做了什么?传统的雇用市场逐渐开始消失,
人才作为个体的价值迅速崛起。水疗中心也逐渐开始扮演平台角色。高菲文
很多SPA业主和总监都跟我聊起过,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在做进入SPA行业的职业规划时,都将升职加薪晋升经理,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这当然无可厚非。殊不知做管理层并不是职场提升的唯一路径。
能走到金字塔尖端的是少数人,但即使是没有走上SPA管理岗的同行们,他们也可以过得很好,甚至更自主,更自由。
有位行业资深的SPA培训老师,做全球各地的国际水疗中心的疗程培训,60出头了,但状态非常好,早起早睡,自律而好学,每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总是妆容得体、精神奕奕。她每年全球各地跑,将多年来经验传播给大家,年薪绝对不低,但她已经不在一线,不是经理,不是总监,自由的光杆司令一个。
我也另外有一位同龄的朋友,70后,2个孩子的母亲,做SPA的市场营销工作。因为经验丰富,对业务的了解很深刻,可以独立做市场咨询和调研工作,客户们也很信任她。而她对当领导一点兴趣也没有,私聊的时候,她说不喜欢管别人,目标就是自己练内功,成为SPA这个领域的市场调研和营销专家。她后来辞职为不同的SPA顾问公司做兼职,还是独来独往,还是不带团队,也还是受到信任。
像她们这样有足够的才能和经验,只需要一个平台,SPA行业就是她们的平台。
我常会和咨询公司们讨论未来的职场会怎样,而主流观点是:传统的雇用市场逐渐开始消失,人才会作为个体的价值迅速崛起,企业更多的是扮演平台角色。
未来无容置疑是互联网时代的职场,专家型人才的话语权和自主权会越来越明显,只要足够优秀,就可以挑选平台,甚至成为独立第三方,为各种企业提供服务。换而言之,未来将是专家和超级个体的时代。
是成为SPA管理者?还是SPA某一领域的专家?你到底选哪个方向,取决于你的工作价值观。
明尼苏达大学的两位学者Rene V. Dawis和Lloyd H.Lofquist的工作适应理论Work Adjustment Theory,把工作价值观细分成以下的六点:
成就感:你如何看待工作成就感
舒适度:你是否看重稳定和舒适的工作
地位性:你是否追求晋升成为管理者
利他性:你是否想做一份帮助他人的工作
安全感:你是否希望公司对你坦诚以待、一视同仁
自主权:你是否希望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些因素中的绝大部分会和我们最后选择的方向有些关联,比如:你如何看待成就感?自己一己之力成就一桩SPA会员大单更爽?还是看着自己提拔的年轻人拿到大单更爽?你是否追求晋升?你是否喜欢管理人?你是否希望得到更大的自主权?
一般来说,作为专家的身份更具有自主权。我们通常以为做领导就会有自主权,但事实上,在很多大公司,领导有上级安排的目标任务和业绩压力,下属也需要自己带,很多事情需要按照规章制度的约束来做,自己的自主决策空间并没有想象中大。
但你去问一个刚刚入行的SPA理疗师,关于她/他未来职业发展计划的时候,绝大多数会告诉你,希望毕业3-5年内做到管理者,当然这个时间越短越好。这一定好吗?答案当然是不一定。
在做职业规划时,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是做管理人才的料吗?做管理人才,通常需要有照亮整个团队的技能和胸襟。
沟通能力:你不可能总靠自己的权威去压制下属;更别说同级别的经理和上司。你需要有强有力的说服力,也应当有聆听别人给予及时正确反馈的技能,要会演说,也要会妥协。
利他思维:领导不是自己成功就可以了,你需要带着整个团队成功;不要觉得我能这么做,效果很好,为什么你们不行?但事实上你那套东西对你有用,对其他人未必。领导者从下属角度出发,为他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具备领导力。
全面的管理技能:预算安排,项目设计,营销展开,组织架构调整,跨部门协作,诸如此类,从事管理岗位要求你能在多项任务间变换角色,灵活应对。
我见过不少出色的SPA专业人才,在进入管理岗位后变得无所适从,甚至自我质疑。也见过挺漂亮SPA经理对着下属怒斥无能,把业绩提升不起来全归于员工不利。他们可能很有才华,但至少暂时不适合做领导。
第二点,你是做专家人才的料吗?
不停歇的学习精神:再牛的专家也要学习,一旦停下脚步或者你的知识过时了,很可能就要被组织淘汰。
创新精神:你的知识和技术领域如何与新的市场结合?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一旦有一天新的竞争对手从另一个维度杀来,你是否做好准备?
共享精神:你是否愿意传播自己的知识,是否愿意为人师,是否善于谆谆教诲。SPA行业尤其需要专家,因为当SPA需要将技术或者经验知识分享给普通员工时,就需要专家角色。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哪个国家,能称之为真正的好领导,谁不是能以一己之力扛着项目朝前走的超人啊!
包括SPA行业在内的职场人常见的误区,就是以为不做领导就没有出路,实际上以每个企业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真正能坐上去的是极少数。然而不适合或者没有当上领导的资深者,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作为专家而独树一帜,专家的路更自由更灵活,独立的SPA高级培训师和SPA项目设计师等,比高管还牛还自在。
千万不要以为做了领导后,管理会很轻松。事实上,做专家比做管理要轻松。不用背团队指标,不用挣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用去做一些违背价值观的事情,比如裁员,有更大的灵活度和自主权。
也许你还会以为做管理更不容易失业,那就错了。然而大宗裁员往往是先裁最顶层,因为其收入最高,而在日常运营中的价值最不体现在业务维系上。但如果是专家,对风险的敏感度则会最高,跳槽的灵活性也更高。况且管理层被裁后绝不像专家那么容易再就业。
一些人认为做领导很有权威,这让我忍俊不禁。真正的权威源自我们的能力和格局。能力,一件棘手的问题你能解决别人当然会服气。格局,是指你如何保护下属,如何帮助你的团队成长。有一种说法,一流领导招一流人才,二流领导招三流人才,因为二流领导慌啊,他不愿意招牛人,更不愿意把年轻人培养成牛人。
我见过不少所谓的领导只是发号施令的大boss,不是帮助人成长的leader,虽有实权,但下属视他为笑话,他只能用职位压人干活,而不能让员工具备自主能动力。
我也见过毫无实权的行业专家,照看和关心好身边的伙伴和学生,身边人都将其看作leader,尊敬听从其建议。
用美国领导力专家Simon Sinek在TED演讲的金句收尾:“领导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等级。”希望行业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找到自己的专长所在,在未来的五年里,让自己成为最有价值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