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本来就是个正确的想法。集美国际集团董事长 张翔飞文
城市SPA和酒店SPA的主要区别,在于经营模式的不同。城市SPA的老板在经营上比较灵活,拓客能力强,疗程品类较多,标准也各不相同,甚至会有应客而异的情况;而酒店SPA,由和酒店管理方式相符合的职业SPA经理经营,项目标准统一,细节精致,疗程品类以安全为第一诉求,首先是要求客户无投诉,其次才是功效和客户满意度,于是某种程度上自由和灵活度就会低。
其次的主要区别,是酒店SPA和城市SPA的客户类型不同,客人们对SPA的要求和关注度也不同。城市SPA在追求客户体验度和和项目功效的同时,十分在意客流量,会员数量及会员到访频率,以达到设定的盈利指标。酒店SPA在客户个性化服务体验、客户满意度和疗程解压放松方面做的很好,盈利指标虽然也在,但明显不如城市SPA来得压力大,其肩负的一部分责任在于为酒店客户增加服务附加值,满足酒店客户的需求。
在对高科技器材的使用方面,城市SPA明显更胜一筹,因为安全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并灵活地想到以高科技器材结合目前使用的产品,以达到明显提高护理后效果,并同时以产品耗材持续绑定客人消费,获得更好的盈利目的。阻碍酒店SPA与更多高科技仪器合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酒店SPA在满足酒店客户基本需求前提下,希望尽量规避仪器操作事故这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当然酒店SPA也有一些很高科技的水疗仪器,比如我见过一些舒适度很高的恒温水床,包括涵盖了灯光疗法、音乐疗法,放松功效强大,客人能进入到冥想状态释放阿尔法脑电波。但明显在中国,这些器材的拓客能力和锁客能力都欠佳,在营收上也很难覆盖器材本身的昂贵成本。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酒店SPA即便结合高科技,也大多作为疗程辅助作用和身心灵的疗愈,目前跟市场客户的认知能力有脱节,尤其在二三线城市。事实上,目前阶段的中国客人来到SPA的刚需,还集中在改善皮肤状态,改善身体不适等机体问题上。而酒店SPA在设计初期就往往会更专注于理疗师手工的项目,来给予客人带去舒适放松的身心灵体验。第二,酒店SPA经理并没有动脑筋去做这些器材项目的疗程设计和打包。完全是可以把机体功效和心灵功效合而为一的呀,在深度放松后,面部疗程和身体疗程产品的吸收会更好,效果也会更佳。疗程前和疗程过程中,是有必要在恰当的时机给客人做一些高科技器材和项目的营销介绍的,客人只有了解了项目的功效,才会带着一些心理上的自我暗示,并更信任项目所能带来的功效。
无论是自主经营的酒店SPA,还是由运营管理方在酒店经营的合作型SPA,只要做到能持续有效开拓酒店客户和锁定周边有效固定客户群,解决拓客锁客的关键需求,就能给酒店方和SPA运营管理方带来盈利结果。之后通过提高SPA客人的消费满意度,也能间接提高酒店入住率,反之,也再带动SPA的收入。
SPA输出管理的业务模式现在主要分为下列三种:
租赁方式。能让酒店稳稳有收成,经营好坏,出现亏损或盈利,与酒店都没有关系。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令酒店全然不顾SPA的经营,也不在市场营销上给予足够的支持。
管理技术支持。SPA管理运营方提供管理和技术输出,收取管理服务费,酒店负责所有费用的支出,这种做法的亏损风险和盈利均在酒店自身。
利润分成。双方按比例合作,运营方会承担一部分租金,但酒店方也给予一些让步,之后按比例利润分成。双方协作程度更高更透明。但缺点在于,酒店的盈利也许并不会比租金高多少。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本来就是个正确的想法。在SPA人才技术都青黄不接的今天,很多酒店SPA已经没有能力去自主从头到底管理一个SPA。求助于外部的运营管理方,对酒店来讲也是个解脱。当然,我们暂时不讨论酒店因为品牌发展需求而需要具备自主SPA品牌。外包SPA运营管理的酒店这两年开始增多。对于原本是城市SPA的管理运营方来讲,这是对其品质的褒奖:管理运营方开始具备了酒店的高标准,也能在服务上令挑剔的酒店客人满意。在服务标准和品质、运营实践机制方面,都已经可圈可点了。
于是,SPA管理输出带来的租金或分成收入也为酒店盈利了,没有了酒店SPA人工成本,且不浪费管理精力,一些酒店怎么可能不考虑这种经营方式呢?但是,无论是哪个SPA,好的员工是成功的基础。在员工培训上,需要制定定期培训计划,严格地考核制度,达到技术和服务标准化;在管理上,执行检查和监督制度,制定明确奖罚机制,责任机制,认真落地执行;且还要从企业文化,用人机制,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着手,保留并吸引优秀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