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球养生研究所精神健康项目负责人Gerry Bodeker教授
当科技与医疗蓬勃发展,寿命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健康却并没有相应地提升,甚至是愈加恶化。数据显示,全球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压力相关疾病,如抑郁、焦虑和其它精神障碍。于是,精神健康这一概念被提上日程。人们开始探索提升精神健康的替代疗法,酒店行业也越来越有意识地在服务中融入精神健康体验。
全球养生研究所(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发起的精神健康项目(Mental Wellness Initiative)成为了这一场全球精神健康保卫战的前沿。该项目由临床心理学家Gerry Bodeker教授负责。毕业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专业的Bodeker教授二十多年以来在牛津大学教授医学科学课程,与联合国、各政府和私营企业合作制定多项养生战略,尤其专注于对亚州传统医学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他凭借精神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数十年来对各类养生法的研习,致力于探究真正有效的精神健康提升途径,并揭示其背后的科学依据。SpaChina采访了他。
出于什么原因您开始关注精神与心理健康这一块?精神健康失衡的表现有哪些?
首先,我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此外,在二十几岁时,通过对“超觉静坐”的研究,我认识到,冥想可以帮助人们重建内在力量,获得幸福感,提升适应力。最关键的是,这一项练习可以由个体进行,无需依赖专门的理疗师。研究还表明,冥想能减少焦虑,抑郁,压力相关症状,使练习者获得持续的快乐与满足感。后来,我逐渐发现,许多养生形式都对精神健康有益,并且有科学依据可循,比如体育锻炼、营养、睡眠,于是我开始从传统心理疾病研究转向了对全面精神和心理健康的科学探索。
美国心理学协会曾在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支持下发起了一项活动,来鼓励患有心理问题的美国人积极寻求帮助,打消传统上公众对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这项活动提醒人们,如果发现周围的人有如下五个特征,就意味着他们正在遭受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折磨,非常需要帮助:
- 人格变化:某人的行为发生巨大改变,变得不像他本人
- 莫名的过度焦虑、愤怒或情绪化
- 社交退缩,自我孤立
- 缺少应有的自我照顾,出现危险行为
- 感到绝望,不知所措
总的来说,人们如何达到精神健康,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分别有哪些?
研究表明,影响精神健康的几大方面包括:自然环境与污染,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营养与肠道健康(基于最新证实的肠脑轴系统),身心活动(如体育锻炼、跳舞、太极、瑜伽),适当的休息(如优质睡眠、减压冥想、按摩),以及回归自然。位于东京的日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也证实当人们回到大自然之中,将感到更加健康与幸福。对精神健康不利的因素则包括:吸烟、缺乏锻炼、糟糕的人际关系、污染、酒精、不健康的饮食、未接触足够阳光与自然。
不过,正如全球养生研究所(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在最新发布的《精神健康白皮书》中所论述的,大脑具有自我更新功能,在受到适当的刺激时可以建立新的连接,甚至产生新的脑细胞。冥想、瑜伽、舞蹈、锻炼、营养等都有利于促发大脑的更新——即人们常说的大脑可塑性。大脑可塑性这一理念是理解通过正确的生活方式实现精神健康的基础。
全球范围来看,人们的精神健康现状如何?人们是否有意识的寻找提升精神健康的途径?最受欢迎的途径/体验有哪些?欧美和亚洲市场有何共同点和区别?
如今,整个世界都在经历着精神健康危机。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十亿人口患有焦虑症,四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障碍。2017年,全球精神病治疗的市场价值为7951亿美元,全球心理治疗的市场价值为398亿美元。
总的来说,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精神健康的重要性。近几年,线上治疗和养生APP开始流行起来,这一名为虚拟精神健康治疗的市场正在迅速扩张,引导人们寻找获得精神健康的途径,并创建虚拟社区,成员为彼此提供支持与帮助。
当然,在认识并推进精神健康方面,亚洲比西方国家要晚。传统上,亚洲人很避讳谈论精神方面的问题,结果是很多精神和心理病症被忽略,导致治疗被耽搁。但是,亚洲的主要区域,如香港、曼谷、新加坡已经开始呼吁人们认识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并推广精神健康理论和方法。与西方以个体为单位寻求医治的情况不同,亚洲人更倾向于将此作为一个家庭或集体事件,家族成员都会加入进来,这也造就了亚洲独特的精神问题治疗途径。南亚、东南亚、东亚都拥有着许多提升身体适应力、促进大脑更新、提升精神健康的方法,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关注。
瑜伽、冥想、素食、太极与气功这些来自亚洲的传统养生法仍然是全球最流行的精神健康体验项目。2015年,美国的瑜伽练习者人数为3670万人,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5500万。2015年,美国的瑜伽市场总收益为90.9亿美元,预计在2020年将超过110亿美元。
精神健康领域有哪些新趋势?未来的消费者会期待怎么样的灵性体验,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
工作地精神健康成为当下的主流话题。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地点度过,现在,许多大企业都在考虑并尝试帮助员工提升身心健康的举措。此外,健康APP也很流行,这些APP引导着人们走向了自我探寻的道路,而不再依赖理疗师,人们可以通过舞蹈、瑜伽、冥想、太极、补充营养等方式提升精神健康状态。
寻求灵性体验的客人通常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明白生命意义,与超验力量连接。他们会前往提供灵性体验的度假村,或参与灵性体验课程。当然,灵性体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行为也能让人获得心灵的满足。
目前,酒店和水疗中心在心理健康产品/服务这一块做得怎么样?对此,您有哪些建议?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成功案例?
我和同事在《精神健康白皮书》中也提到这一点。一方面,全球患有抑郁症,或感受到压力和孤独的人数众多,同时,人们在水疗体验、养生旅行和度假村上的开支也非常惊人。因此,水疗和养生行业,从经营者到理疗师都必须认识到他们有责任为客人解决问题,尤其是心理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在这一过程里,养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所拥有的技能固然是关键,然而,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服务提供者的雇主是否能够为员工创造出积极的工作环境,健康的工作地文化,并帮助他们提升身心健康。这些直接向客人提供服务的员工,首先他们自己必须被雇主很好地照顾。道理很简单,只有一个自身拥有良好身心状态的健康人才有可能为其他人带来有益身心的服务。所以,真正为员工的精神健康着想的企业将成为未来行业的领军人。
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酒店、度假村、水疗中心加大了对员工的关注,建立与每位员工之间融洽的关系,并帮助他们进行压力管理。还有一些企业在工作地开展运动项目,举办营养学讲座,提供健康膳食,安置按摩椅,午休时间开设太极和气功课程。这类正念练习是增强精神健康的有效途径,并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蹿红。
位于佛罗里达棕榈滩的The Breakers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文艺复兴风格酒店,共有538间客房,1896年1月16日由铁路和石油大亨Henry Flagler建立,家族营运至今。The Breakers一直以来的理念就是“团队满意是客人满意和理想收益的基础。”酒店有一个经典的管培项目叫“企业运动家”,为期三天,为员工提供专业工具,培训其对时间和精力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在工作领域和个人生活中更加高效轻松应对。
The Breakers酒店的员工留存率高达82%。酒店管理层将员工的健康看作一种附加值,即可以减少因员工病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公司的员工关怀文化使得员工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都充满热情,进而大大推动了The Breakers的发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压力水平上升,水疗养生行业理当成为减压文化的推动者和引导者。然而,更重要的是,先对服务直接提供者们进行健康养生和教育培训投资。否则一个“不健康”的理疗师只会带来运营中的各种问题,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不说,还会出现疲态、病假,甚至离职。因此对水疗员工进行身心照顾是为客人提供身心疗程的前提。
您是GWI Mental Wellness Initiative的负责人,您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针对人群是谁,是如何具体帮助大众提升精神和心理健康的?
全球养生研究所(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发起的精神健康项目(The Mental Wellness Initiative)旨在探索帮助人们获得长期身心健康状态的途径。精神健康所涉及的不仅是个人体验的内在层面,也包括社会心理对个人精神健康造成的影响和/或带来的帮助。全球养生研究所的精神健康项目一直不遗余力地探索、收集各种有效的精神、营养、身体养生模式,并与大众分享,帮助人们获得持续的精神健康、幸福感、创造力、智慧、内在安宁。我们也会录制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将讯息及时地传递到全球各处。
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您最近参与的The Ayus Wellness项目,想要带给客人怎样的体验?
全球养生研究所(GWI)在2019年发布的养生趋势报告中提到了“森林养生”这一概念,并解释: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为病人开具“大自然”处方,鼓励人们回归自然之中。苏格兰设德兰群岛的医疗卫生服务部推出了“大自然疗愈”项目,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Robert Zarr博士发起了“哥伦比亚特区公园治疗方案”。位于东京的日本医科大学Qing Li博士对森林浴的研究促使日本建成了62个森林浴疗法中心,每年500万人次到访。科学表明,大自然可以帮助修复人体DNA,降低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同时对人的精神健康也大有裨益,有研究证实,在自然中散步会启动大脑的“内定模态”,可降低压力感,激发认知能力、创造力和短时记忆力。基于此,我们推出了The Ayus Wellness Experience养生体验项目(AWE)。
AWE养生体验依托马来西亚东部姆鲁国家公园内的姆鲁万豪水疗度假村,以婆罗洲热带雨林浸入式体验为核心。这是一片具有6000万年历史的原始雨林,有着摄人心魄的美丽,亦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此外,AWE还为客人提供营养膳食、理疗护理等多方面体验。
AWE将客人们带到大自然深处,在原始森林漫步、练习瑜伽、享受精油按摩、再缓缓入眠。其中,独特的睡眠体验融合了东方疗愈智慧和现代科学,能有效提升客人的睡眠质量。当地特色膳食也是AWE体验重要的一环。婆罗洲的传统天然草本和食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健康价值。每天晚上,我们会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客人分享这些体验背后的科学依据,令客人们回到家中依然可以延续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直以来,大自然以其美丽、威严和无限疗愈力令人们升发惊叹与敬畏。而这种深深的惊叹感将直接作用于大脑,让我们从日常所见所想的习惯模式中释放出来,而此正是深层疗愈的开端。
您之后还会有哪些有关精神心理健康的项目规划?是否有与中国市场相关的尝试?
是的,通过GWI的“精神健康项目”平台,我和同事们将继续借助社交媒体工具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精神健康知识以及提升精神健康的方式途径,并录制视频与全球观众分享,当然也包括中国。
此外,2019年5月,GWI精神健康项目小组与Fivelements和Compare Retreats两大养生集团的专家们联手在香港举办了以精神健康为主题的座谈会,我们也期望日后有更多机会在亚洲和中国举办类似的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您个人是如何保持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状态的?可否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一些提升精神健康的日常贴士?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起,我就开始坚持每天练习两次超觉静坐,每次20分钟。我也是一名素食者。另外,我很喜欢走路,喜欢沉浸大自然,几乎每天都练习瑜伽。对于我来说,明确生命的目标至关重要,而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全球养生使者,为了更多人的健康而努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生活。
对于工作繁忙的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有机食物和素食,这些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因为肠道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人的大脑。另外,保证良好的睡眠,做一些像是太极、气功、冥想之类的练习将有助于释放压力,获得内在平衡。在人际交往中,多去建立一些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戒烟,少饮酒,适当的运动,定期拥抱大自然,将幸福作为一个目标,然后你就会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