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家预测未来养生方向:从神奇蘑菇的合法化、情景式养生旅程的流行,到新一代养生厨房的兴起,充满创意的变革正在发生
2017年底的全球养生峰会(Global Wellness Summit)上,来自旅游、水疗、美容、健身、营养、科技、医疗和建筑领域的专家们共同预测了2018年(及未来)的八大养生趋势,其中的每一项都势必推动养生领域的非凡革新。
神奇蘑菇进入视野
致幻还是医用?神奇蘑菇的超级能力浮出水面
蕈菌(广义菌菇)是地球上最大的有机体集合。如今,许多人开始研究它对人类大脑和身体的独特药用价值。其中一类称为“神奇蘑菇”的品种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不少专家推断,它们或比任何现有的疗程更能有效治愈“焦虑、抑郁和上瘾症”。今年,对于神奇蘑菇的研究愈发热烈,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Peter Thiel与Compass Pathways公司开启了2018年欧洲裸盖菇素(神奇蘑菇中的致幻成分)试验。另外,在美国加州、俄勒冈州和科罗拉多州,不少人士呼吁通过全民投票来决定是否将神奇蘑菇合法化,专家预测,神奇蘑菇将在五年内成为合法药材。最先在硅谷,人们通过服用微小剂量的裸盖菇素激发大脑动能,现在这一趋势在全球蔓延开来。与此同时还兴起了一种全新的养生体验——神奇蘑菇度假村,如牙买加的Mycomeditations度假村。不禁让人想起来了几年前的大麻养生,当时人们的热情也是在一夜之间高涨,法律条文随之更改。
研究证实,普通菌菇对健康也大有裨益,尤其具备缓解压力和消炎的功效。菌菇曾在亚洲悠久的食疗传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今菌菇养生红遍全球。人们会在任何一种可能的食物,如营养粉、拿铁、可可、巧克力、汤、油和茶中添加菌菇成分,特别是灵芝、冬虫夏草、白桦茸等。据称某些菌菇亦具有美肤功效,因此,这一趋势已涌入美容领域。菌菇养生,听起来有点奇怪或太过遥远吗?大批医学研究正不断涌现,证明其科学有效性。
情景式养生旅程
故事情节、英雄史诗
从根本上说,养生是一次旅程——身体和情感上不断探寻的过程。但大多数养生度假村只提供零散的课程、疗程和体验,即便是顶级养生目的地也不例外。你做了一场按摩,然后开始考虑住宿问题,泳池在哪里。人们并非置身于一次连贯的“旅程”中,因此很快就感到乏味。2018年,“情景式养生旅程”成为热门词,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深激发消费者的个人情感体验。” 据预测,越来越多养生目的地将借助电影或史诗情节把众多相关体验串联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非散落四处的小珠子,项目、设施和日程安排各是各的。
去年五月开业的不丹六善酒店做出了大胆创新,度假村内的五个部分共同构筑了一次完整的养生巡游,每一部分分别体现不丹民族五大幸福支柱之一;冰岛的The Red Mountain度假村引导水疗客人们跟随传奇英雄的步伐踏上冒险旅程,五个章节缓缓展开,让你尽兴当一次超级女主角;还有一些养生体验让客人化身为美人鱼等动画角色。你将告别50分钟的乏味室内护理,转而体验一段活泼的自然疗愈之旅,松巴岛的Nihi度假村为客人设计全天水疗旅程,徒步、冥想和疗程被有趣地串联起来;演出、音乐、艺术也以故事情节的方式融合进养生项目中,在澳大利亚半岛温泉度假村,你可以一边泡温泉一边欣赏现场音乐会。虽说旅行的模式一直在变化与更新,养生旅程无疑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全新体验,亦将在未来不断趋于成熟,带来健康疗愈的同时,不断提升客人的情感体验。
重塑生命最初的1000天
孕前预备及父亲角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一个婴儿的降生是精子与卵子的共同成果,然而人们往往更重视母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忽略了孕前期父母双方的健康状况(包括情感健康)和生活方式都将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健康。最新养生趋势呼吁人们扩展眼界,不仅将注意力放在传统的生命最初1000天——孕期和婴儿期,还需关注胚胎遗传的重要性——即基因表达如何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而改变,并遗传至后代。这一观点也考察了父亲如何在妻子孕期及孩子出生后为孩子创造有益的健康环境。
随着研究报告的不断出台,人们期待着得到更多对父母双方的指导性建议,不再只是“妻子孕期禁烟禁酒”。此外,养生中心也将为遭受创伤、患有失眠或感受痛苦的婴儿及孩童提供治愈项目,首要以瑜伽、按摩和正念疗法为主。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的Sergio Pecorelli博士及全球科学家团队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养生厨房
供应健康的厨房
几个世代以来,人们习惯将一堆加工食品存放在厨房间灰暗的橱柜中,可以吃上好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是传统厨房所扮演的角色。然而这种50年代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历史,如今人们希望吃上新鲜、健康、有机的食物。“养生厨房”里将存放和展示新鲜的水果、蔬菜,而不是加工食品。先进的设计与技术使橱柜变得更加整洁有序,且通风良好,人们在敞亮的空间里,一边预备健康的食物,一边增进彼此的交流与互动。
冰箱也将告别传统样式,转而储放,甚至一目了然地展现新鲜果蔬;厨房里将有足够的空间种植花草、菜蔬;不再有传统家电制造的噪音;肥料运输系统、颗粒物传感器、氧传感器成为厨房标配;建筑材料亦更为环保。总之,养生厨房的作用不再是储备食物,而是提供营养。此领域的专家包括:Vera Iconica建筑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eronica Schreibeis,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e),普拉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的工业设计学院。
共同推进“空气净化行动”
净化空气 人人有责
空气(室内和室外空气)中的毒素已经成为巨大的隐形杀手,导致了全球6,500,000人的提早死亡。全世界超过90%的人口正呼吸着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空气:印度、中国被雾霾笼罩,发达国家的节能建筑丧失功效。事态的严重性日益加剧,而政府们还在忙于讨论制定统一的空气质量标准,于是,不少人开始了他们自己的“空气净化行动”。
人们在家里和办公室里放置植物,戴上防污染口罩,积极地使用感测器和手机应用软件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购买空气净化仪(私家车里也会放置),采用新一代抗污染护肤品,进行盐疗和呼吸训练,以及选择“清肺”旅行目的地。相信这一趋势会推动政府和有关商业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极限养生
侵入式途径,优化大脑和身体机能,提升整体健康
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极端的在进行养生。大脑“黑客”——一大批脑优化药物和私人俱乐部进入公众视野,即将在纽约市开业的“Field”俱乐部通过神经调节技术创造“优质大脑”。得益于DNA、表观遗传和微生物组测试的结合(如Wellness FX公司),一个高度个性化和深入的健康养生时代已经到来。以身心健康之名,人类正努力重塑自我以达到以往未曾企及的目标。
人们开始像奥运会运动员一样接受训练,或进行极端体验,即所谓靠意志得胜的艰苦项目,如模仿冰人Wim Hof在瑞士的训练,通过冥想和呼吸挑战极度寒冷,以学习掌控自身免疫和自主神经系统。在众多养生目的地,严寒或极端冷热交替体验成为最流行趋势之一。新型奢华旅游以挑战身心为主题,英国高端旅行公司Black Tomato的 “Get Lost”探险路线将勇敢的冒险者直接扔到荒漠或丛林中体验荒野求生。这一系列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精准药物/极限项目刺激和优化大脑动能,重建身体中的基本要素,然后突然之间,似乎所有事情都成为可能。只需更大胆一些(极限养生通常离恐怖或者痛苦只差分毫),思想开放一些,再多一点额外资金(极限养生通常不便宜),就能在2018年成就更好的自己。极限体验会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无穷力量。
养生与幸福
交流变得更加重要
“幸福(happiness)”、“健康(wellness)”、 “安康(well-being)”这些词总在被交替着使用,他们之间实则有区别:健康(wellness)指的是整体健康状态,而幸福(happiness)更趋向于感受。虽然幸福一词听起来比较抽象,但越来越多对幸福的科学研究相继出炉,联合国首次发布年度《全球幸福报告》;《Gallup-Sharecare幸福指数》对全球人口幸福感进行调研。这个新的科学分支揭示了重大问题。首先,人们整体上不幸福。联合国的年度报告(155个国家接受调研)指出,全球人口的平均幸福得分为5分(满分为10分)。
此外,幸福是一个比健康更加宽泛的概念。诚然,身体健康是组成幸福的关键因素,其它关键因素还包括收入、对政府的信任度等,而社会联系在人类幸福中亦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另一项科学发现是,智能手机(其设计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让人上瘾)和社交媒体正在导致抑郁、焦虑、自杀、上瘾症和极端身体问题的全面蔓延。这些科学研究非常清楚的表明,养生体验需要更加关注客人的幸福感——尤其是提升个体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以及戒除让人上瘾的高科技电子产品。
孤独已经成为与吸烟并列的致命杀手,政府们正采取行动帮助人们对抗孤独,英国就在在最近任命了孤独部长。联合办公、共同生活、社会交流空间是当下的流行趋势,目的是在这个陷入数字化隔离和远程办公的时代重建起互动社区。纽约市的Assemblage是一个新型“第三地点”会员制俱乐部,提供每日活动/工作坊,正念训练和阿育吠陀餐厅,旨在创建一个互动而非隔离的世界;英国的联合办公及养生空间Mortimer House,每一层楼分别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一项,从“爱与归属”到身体健康;联合办公巨头WeWork针对零工经济特别设计工作、养生和社交空间,目前正在进行全球扩张,并推出WeLive(共同生活)和Rise by We(健身/养生中心)等新的社交与养生理念。
2018年注定是全力反电子科技的一年,就连硅谷的工程师们都纷纷发声:全天24小时/每周7天地使用电子设备和社交网络极其严重地损害了我们的大脑,夺走了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了这一论点。“反电子科技的新科技”将陆续面世, Thrive Global公司即将推出“技术排毒” App – ThriveMode。该手机应用将拦截除了你专门设置的VIP以外的所有信息和电话,让人们知道你没有带手机,这样一来便大大减少了你看手机屏幕的时间,也让你能够更加专注于当下的活动中。养生旅游方面,人们更青睐切断网络,注重正念疗法、交流互动和自然体验的目的地,如意大利Eremito酒店推出的50小时“寂静之旅”(silent experiences)吸引了大批养生人群。纯粹的幸福养生将全面兴起,“幸福饮食”为你推荐富含血清素的食物,包括金枪鱼、三文鱼、坚果、种子、香蕉、绿茶、黑巧克力、菠菜、蓝莓和黑莓等;“幸福健身”带你重新体验孩童时代的项目,如蹦蹦床(从爱尔兰的Boogie Bounce到香港的BounceLimit等蹦床运动中心),或是小学课间会玩的躲球游戏、吊单杠,当然还有微笑瑜伽等等。
新女权养生
从女性养生俱乐部和联合办公空间到“女性科技”的兴起
2017年见证了女性群体所遭受的攻击和她们进行的反击:美国政府对女性权利的威胁;全球五百万女性游行运动;好莱坞大佬Harvey Weinstein性侵女星丑闻;MeToo反性侵运动;硅谷的“男性俱乐部”遭曝光;六十年代的女权主义口号“未来属于女性”再次奏响全球,女权刊物《Resist》成为运动前沿阵线⋯⋯“女权”无疑成为了最热门年度词汇之一。随着新女权浪潮的兴起,养生世界也发生了理念革新:从私人性(强调
“我”)转向政治团体化(强调“我们”)。以女性为主,为女性解决身体健康问题的养生世界已经稳健发展了好几年,也已形成了一个补充型保健体系,然而在2018年,我们会看到女权和养生的再一次强大汇合,养生领域中的女权信息会愈加明显,女性养生元素将急速扩展。“为女性所有,为女性所享”的养生解决方案正被强力推进。
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联合办公空间,女性俱乐部,女性组织:专为女性创造的工作、社交、休闲与学习场所,且不乏养生项目或设施,经典案例如纽约市的The Wing、洛杉矶的WMN Space等女性共享工作空间。“女性科技”经历复兴,一众女医生、技术人员和设计师团队致力于为女性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提供解决方案——如监测生育力和荷尔蒙水平、通过生理数据协助避孕的女性手机应用Natural Cycles、MOODY U;超大号女性时尚服饰品牌Universal Standard;为女性设计的性健康产品或平台。这些品牌和服务将所有肤色的女性纳入其内,使美容养生不再是白人的专利,瑜伽和健身课程为所有肤色女性开放,美容产品为不同肤色女性设计,如彩妆品牌Fenty Beauty的一个产品就拥有40个不同色号。
养生旅行开始直接针对女性而规划,从刺激的女性探险旅行到“疗伤”度假村——专为治愈经历离异、分手或其它情况而陷入痛苦、愤怒的女性。此外,新型女权美容项目陆续出炉,六善酒店集团即将推出的整全抗衰中心就是一个例子。毫无疑问,第四波女权主义运动已然掀起了“为女性所有,为女性所享”的养生浪潮。无论将来的政治环境如何变化,有一点毋庸置疑,女性的消费力正急速攀升,经济学家一致赞同,女性决定了全球经济的未来。